阅读历史 |

第两百三十九章 洺州图书馆的建设(1 / 2)

加入书签

洺州城虽然是北方除范阳外最大的城池,但是其实,它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数十万人口的生活需求了。

因为,年后又有十多万人涌入了洺州做工了,于秋让那些签订了商业同盟协议的家族,成批量的向洺州供应原材料,那么,对于那些原先零散给洺州各种原材料的运河周边百姓,自然是有安排的,让跑船收货的属下将其中大部分愿意离开家乡谋生路的人都招募到了洺州来,这才保证了洺州数十个大工厂,几大建设项目得以快速推进。

在砖瓦,门窗,木料,都有人快速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洺州图书馆的建设进度很快,仅仅三个多月时间,就已经开始上樑封顶了,这种一层式的土木建筑,几乎没有多少技术性可言,难是难在后续的装修设计上。

于秋到达了工地现场之后,直接将室外的休闲范围扩大到了三万平米,加上主体建筑的面积,差不多就有五万平米了,近乎占据了洺州城内的言文字体都比较少,同样大小的位置,可能会装十到二十本以上。

第三层,第四层则装的是白话翻译版,可能字数比较多一些,所以要用两层的空间,这也是于秋考虑到以后读易懂的白话文的人会比较多,需要多准备一些的原因。

第五层,则是空置的,上面会写上‘读者不同解读版本’,并且,在书柜的壁板上,还会刻有一些解释。

大意是,任何读者看了这本书的原版,觉得和书架上的白话翻译版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可以自己翻译一版出来放在这里,只要通过图书馆审核员的审核,没有太多常识性错误,是学术性的不同见解,都有可以放在图书馆里让其它读者借阅观看,得到广泛认可的,图书馆甚至会帮其印刷出来,替代原来的初议版本。

洺州图书馆欢迎读书人对于先贤留下的典籍和著作有不同的解读,客观看待一切不同的解读,只希望各种不同的解读,能够给后人带来不同的启发。

像流派比较多,争议比较大的儒家学说,于秋就准备非常大的位置,供读者放不同解读的版本。

此外,洺州图书馆,还对外收购馆内没有的典籍和著作,一经认可的,可以得到一笔固定的费用,不会太多,只是个象征意义,相信,那些想要将自家学说推广出去的人,会主动的将书籍贡献出来的,给不给钱,都无所谓。

不仅是古文,外文著作,也是如此,洺州图书馆兼济天下学说。

“公子这一番设计下来,恐怕天下的读书人进了咱们这洺州图书馆之后,都不再想出去了。”卢耀在听完于秋对图书馆的一番设计讲解之后,感叹道。

“不出去好啊!一天一元钱的入场费,还有在这边吃喝拉撒的消费,一定会让咱们图书馆赚的盆满钵满的。

不过,排版印刷的任务也很重,我虽然将所有出自卢氏的读书人都交给你调用,但是你至少还要在市面上招收一两千个认字的百姓,作为排版印刷的工人,我希望在只有几百,千把字的古文,他们只需要半个时辰排版,就能在一盏茶时间内,印出二三十本出来,原本一卷,或则几卷竹简里面记录的东西,可能只需要一两页纸,就全部印下来了。

而印刷好的书,只需要用针线和封皮将其按页码缝制装钉好,就可以上架。

最大的工作量,是在翻译版的印刷上,这里,要用上于秋设计的标点符号,还有大量的白话解释,一篇几百千把字的文书,可能会解释出几千,数万字来,这可能就需要一两天,甚至三四天一本的搞了。

也亏得于秋想到了外学让他们自己写注释的白话文版本出来的办法,不然肯定是完不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