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五三章 介·入(1 / 2)

加入书签

对关卓凡的“贵国政府,于苏伊士运河,到底如何取态”的问题,阿礼国真是不晓得该如何作答。

因为,英国对于苏伊士运河,纠结依旧,迄今为止,还没弄出一个靠谱的章程来。

苏伊士运河竣工在即,通航在望,英国人再如何千不情、万不愿,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如艾布加法尔曼苏尔那样将“法老运河”填平,可能性已为零了。

那么,接下来,是明里暗里,继续替苏伊士运河找麻烦呢?还是改弦更张,想法子去分一杯羹呢?

土耳其已经偃旗息鼓,替苏伊士运河找麻烦,单靠英国一家,没有多少可措手之处,而且也是更重要的,英国人深知,苏伊士一旦通航,必成为欧洲国家东向之首选乃至唯一航线,自己继续找苏伊士运河的碴儿,可算冒天下之大不韪,恐怕非但徒劳无功,还会吃不着羊肉惹一身的骚。

非但“友邦”,就是自家人,也会纷纷转向苏伊士运河的,包括那些曾经叫苦连天的轮船公司老板而且,他们恐怕是转向转的最快的一拨儿。

好望角航线都没人用了,试问哪个傻瓜,还继续守在那边儿啊!

形势比人强啊!

唉!还是改弦更张,想法子去分一杯羹吧!

经济上的收益,固然令人垂涎,不过,小钱钱多一点儿、少一点儿,尚在其次,关键是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这个控制权,如果始终:军队少了,外敌入侵,如之奈何?

赛义德不耐烦的说:怕什么?俺有法兰西帝国的保护!

于是,接二连三的下令,军队提前复员。

于是,士兵一脱下军装,便被整队整队的遣往运河工地。

赛义德统治初期,埃及军队为四万人,之后,减到三万人,最后,减到了只剩下一万人了。

对于莱塞普斯来说,既然执行了劳工法令,那么,开工初期许诺的那些“优厚条件”,就恕俺不兑现了啦!

苏伊士运河工程,劳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首先是饮水极其缺乏。

苏伊士地峡是一片浩瀚的沙漠,气候炎热,常年无雨,工程如欲顺利进行,必须保证淡水的供应。

公司起初用汽船从亚历山大运淡水到塞得港,刚开工的时候,劳工人数较少,免敷所需;劳工法令正式执行后,劳工人数迅速增加,单靠汽船运输,淡水就不够用了;而随着运河往南开凿,深入内陆,汽船运输淡水,就不是“够不够用”的问题,而是“够不够的着”的问题了。

于是,只好从星星点点分散在沙漠里的深井中汲水,再用骆驼运到工地上去。

相对于每月六万的劳工人数,这点儿水,根本不敷所需。

公司虽然进口了三台海水淡化机,但经常损坏就是不损坏,也不足以解决劳工的饮水问题。

本来,正确的做法,是先挖淡水渠,再开凿运河,然而,运河已经动工很久了,淡水渠问题仍被忽视。

于是,渴死的劳工,像割麦子似的,一个个、一片片的倒在了工地上。

其次,公司供给劳工的伙食,既差且少,一份饭不够一个小孩子吃的,想要吃饱,只能向牵着毛驴的贝都因人另买食物充饥,可是,哪儿有多余的钱买吃的呢?

劳工的工资极其低下,一个月完成公司规定的劳动定额才得五十至七十个皮亚斯,每天合两个皮亚斯左右,根本不是公司招工告示上所说的六到八个皮亚斯。

童工的工资就更低了,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