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四章 谢天谢地啊!(2 / 2)

加入书签

此其一。

其二,南北海上贸易的中断,对中国政府,当然有重大的影响,不过,这个影响的发酵,是需要时间的——可能一个月,可能两个月,可能半年;谁也说不好,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累积成中国政府无法承受的压力?

“漕运”就不同了!

萨冈和孤拔都理解“漕运”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漕运”是运粮的,民以食为天,确如黎峨之言,“漕运”为中国真正的“血管”,“漕运”一断,中国的北方,包括京畿地区在内,立时就得“缺氧”。

当然,不可能没有仓储粮,不过,数量一定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粮食不同其他商品,一经断供,即便还有些存货,也会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慌,这个压力,中国政府是断断承受不了的——而且,立竿见影!

因此,一发现“漕运”受到了影响,中国的主力舰队,再不情不愿,迫于朝廷的严令,也得挪出窝来,于我“舰队决战”了!

然后,我便可以一举歼灭之,彻底控制中国沿海的制海权了!

不世之功,就此建立!

这幅美好的前景,一想起来,心里头就痒痒的呀!

可是,问题还是那个问题——

“第二批次”在哪儿呢?

“第二批次”拢共十条作战舰只,占编制完整的“北京—东京”舰队三分之一强,而目下,俺们手头上,是十八条作战舰只——一目了然,这个“第二批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呀!

有,“北京—东京”舰队对中国的“新生舰队”,不论数量还是吨位,都占明显优势,“不世之功”,手到擒来;无,“不世之功”——呃,把握还是有的,不过,就说不上“手到擒来”了。

上一次收到“第二批次”的消息,是说到了本地治里,要“略作休整”,方能继续航程。

前文有过介绍,本地治里是法国在印度剩下的唯一一块殖民地,地方虽然不大,不过,毕竟将近两百年的经营,底子还是不错的,船只的维修、补给条件较好,“第二批次”的意思是,之前的路,太难走了,俺们得在本地治里这儿喘口气儿。

本地治里位于印度东南沿海,由本地治里出发,一气驶过孟加拉湾,便可进入马六甲海峡了;出马六甲海峡,折而北上,西贡便在望了。

这段海途,虽然不算短,可是——都这么些日子了!就算游水,也该游过来了!

这帮子吃白饭的,还在哪儿磨蹭呢?

*

*

又如此焦灼的“逡巡”了两天,到了第三天傍晚的时候,答案终于来了——

福州领事馆传来消息:

“北京—东京”舰队的“第二批次”,已经到了西贡啦!

萨冈、孤拔不由高呼:赞美全能的主啊!

当然,“第二批次”到西贡是到西贡了,不过,并不能立即北上与“第一批次”汇合。

长程海途之后,船只要“刮底”——清除船底、船身上的各种附着物,特别要仔细清理轮、桨上的附着物;另外,船只的各种机械,长程海途之后,也会出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毛病,都要一一维修。

还有,官兵们也需要再“喘口气儿”。

不过,没关系!而且,还刚刚好!

因为,“截断中国的血管”——不论这个“血管”是“漕运”还是别的什么,再“立竿见影”,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至少,得半个月的时间吧!

半个月的时间,手脚快些,够“第二批次”干完上述的那些活儿,并赶到杭州湾外海来了!

好了!马尾,闽江口,再见!

北上!

*</content>

最快更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