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3章 将作处(1 / 2)

加入书签

整个浮山,都是在最高级别的战略令下运作起来。

很多工程被停了,精壮被补充到将作营里打下手,整个将作营,也是按吩咐,除了还有少量的火铳继续打造外,超过九成的人力和物力都用在了打造铠甲上了。

以三十斤精铁一副甲的标准,大量的物资就这样消耗下去了。

“大人请看,这就是我们的十一年式硬甲。”

在占地极大,方圆七八里的将作处内,占地最大的就是火炮局,其次是火铳局。这两个局都是制作火器,需要试验发射,所以要建靶场,同时也要用高炉熔铸,场地所需当然极大。

张守仁是做事风格很大气的一个人,当初修筑将作处的时候,就是花费巨资,此时放眼看去,甲仗局的铁匠炉子一字排开,绵延数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响,几乎吵的人对面说话都要听不清楚了。

巨大的高炉隔几里路都能看的清楚,炉口出冒出浓郁的黑色烟雾,笼罩大地,令张守仁简直是在其中迷醉了。

哪怕是这么粗糙的景像,也是一种叫他神魂颠倒的工业之美。

这里使用的,都是莱芜矿送来的练好的生铁,把生铁熔炼之后成为熟铁,再用熟铁熔成精铁,虽然不是纯刚,但在质地上,已经是十分坚固,用来打造武器,制造甲胃,都是十分的锋利和坚固。

“按说,”林重贵抱着一具三十来斤重的硬铁甲,脸上的表情却是一点儿也不吃力,相反,是有一种十分自豪和骄傲的神情。他指着地上一顶顶头盔,笑道:“按说,头盔用生铁就成了,不过大人吩咐,凡事以坚固为要紧,所以我们用了精铁。”

“很好,很好。”

张守仁在军器制造这种事上,真的所知不多。他只是提出要求和想法,有时候也是把自己所知的一点历史上铸造的变化告诉匠人们,然后这些能工巧匠就总能超出他的想象之外,做出十分漂亮的成果来。<>

现在的将作处还是以手工为主,有少数的铳床是用来拉长火铳的铳管,并且做铳管焊接砸打固位所用。

更多的机器,还在遥远的泰西,他已经派人与郑芝龙联络,由郑家出面,从澳门向耶会苏取得联系,购买一大批的水力车床和镗床回来。

尽可能的,要改变和加强火铳射击的精准度,使得大炮铸炮和膛口平滑的工作也能标准驱同……这对火炮的战术使用来说,十分要紧。

“现在我们有库存盔甲三百八十六副,三天后凑到四百副,我们就下交给甲队了,由甲队官兵训练使用,在十一月之前,我浮山营将作处能出产一千二百具铁甲,标准重量三十一斤五钱,是鳞片硬甲,用牛筋穿成,十分坚实牢固!”

在拨给将作营大量人手和足够的生铁以及牛筋等必须的物资之后,每天出产的铁甲都有好几十具……这在别的军镇是不可想象的,原本按大明卫所的规矩,每年每个卫所都要上交数字不一的铁甲。

浮山所原本的任务是一年十五具铁甲,一百张弓,以及各种杂项摊派若干。

到如今,上交是不可能了,指望朝廷下拨更不可能。

北京和南京的武库,将领们领铁甲都领不到,皮甲要给守武库的太监银子才能领得着,各镇自己做的战甲数量也十分有限,大明各镇,除了辽镇军饷丰厚,朝廷下发和将领自造能凑起不少铁甲外,别的军镇在装备上就差劲的很了。

“大刀,腰刀共一千一百口,长枪两千六百根,三百斤的轻车七十六辆,五百斤的偏厢车四十辆,火铳七百六十支,火炮三斤,六斤,九斤,共十四门。”

林重贵也是如数家珍,这些家当,全部是将作营辛苦制造出来,远非那些大路货色可比。<>

别的不说,就是那些长枪,四面开槽,一旦刺中,立刻就狂涌鲜血,哪怕刺入不深,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失去战斗力,如果不尽快处理,哪怕就是轻伤,也会使伤者失掉性命。

火铳,更是辛辛苦苦用上等精铁打造出来的。

别看就是这几百门,如果是用辽镇那种三枪就会炸膛的鸟铳,怕是浮山的火铳手们也不敢拿着去做战。

“你们做的很好,传我的将令,天气寒冷了,工作实在不易,每个匠人师傅都要赏酒,肉一定要供给足了,不能小气,每制一具甲出来,全组都赏银子,学徒每人一两,师傅每人二两,嗯,就是这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