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章,狄战神往事(1 / 2)

加入书签

岳鹏举不是笨蛋,如果他是笨蛋,不可能一手建立强大的岳家军,更不可能座上大赵枢密副使的宝座。

经验老道如他,自然明白朝廷官员心中的那些小九九。

当年侬智高起义,大赵的文豪意气奋发,出兵征讨,然后被杀了个丢盔弃甲。

这些人觉得兜不住了,于是不得已请出了当时的战神——狄青……那情况和现在的自己何等相似。

当年,狄青不愧自己的战神之名,花了大半年时间把侬智高的叛乱给平了。

他看着远处的烟柱,看着麾下士兵们兴奋的表情,得意的笑了。

大胜回归之时,他也曾得意的大笑:“只要兵马在手,天下何处我去不得?我狄青,是大赵最高的擎天巨柱,是大赵的脊梁!”

狄青得意的拨转马头,下令班师。

然而,那一瞬间的辉煌,竟然成了永恒,狄青,再也无法成为大赵的脊梁了!

因为,他立功了。大赵的规矩,谁立功,谁为民请命,谁就要死!

狄青,也不例外!

首先发难的就是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

欧阳修大文豪写了一份露章,何为露章?简单来说就是奏章中的大字报。

大字报上是这么写的。

第一段:臣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

这一段的意思不难理解——狄青他不过一个大头兵罢了,居然掌了枢密!

这一段不算什么,因为当时的文人普遍歧视武人。

第二段:三四年间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

这句话也很好理解——这几年没见到啥过失,不过他倒是会打仗。

第二段中,这个虽字当真是用的好,和前面的那一段联合起来就是:狄青不配做枢密使!然后亮出刺刀: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他会打仗!武将会打仗不稀奇,但是为什么特意点出来?再看下一段。

第三段: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

直接撕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光膀子上阵了。武将知道机密,而且会打仗,会对国家不利。

第四段:欲乞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这是告诉皇帝:我不是在迫害人才,我是要保全他,我是为了给国家消灭还未萌发的灾祸。

皇帝当时看了这么狗屁不通的文章,当时就有些犹豫不定,毕竟狄青他立功了啊。

然后他就把当时的宰相招进了宫。

皇帝问宰相:“狄青是忠臣吗?”

宰相一听,说:“是啊!”

皇帝又问:“既然知道他是忠臣,为什么你们还要参他一本!”

这时候,宰相的智慧就体现出来了,他把大赵的开国皇帝拉了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