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1章 我们A了上去!(1 / 2)

加入书签

对于常浩南来说,这次海军装备部的座谈会,其实算是个意外的插曲。

好在按照去年底提出的2002年工作计划,QC300本来也应该在今年立项,因此倒也不至于打乱太多安排。

阎忠诚的能力或许不算最顶尖的,但经验丰富且办事可靠。

把立项准备工作委托给他负责,总体上还是让人放心的。

至于他和对方说自己“三月份要忙”的事情,自然是数值算法与计算科学大会。

其实在此之前,常浩南也没想过这个事能搞出多大的影响力。

他最开始萌生出举办一场学术会议的想法,和袁亚湘等人想要创办JCAS的思路差不多,就是要搞一次以华夏为主的学术会议。

往大了说,算是打破西方对于学术评价权的垄断。

但更实在的想法,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

顺便通过会议的形式,看能否发掘,或者说直白点,拉拢一些像哈罗德·黄教授那样有真才实学,但却被埋没的研究人员。

只不过,他还是有点低估了自己,或者说低估了最近几年整个数值计算行业的影响力。

在会议宣传出去之后,学术界和商业界堪称云集响应,以至于相关部门都不用专门统计,仅凭直觉就发现申请华夏签证的人数出现了异常暴增。

而大型涉外活动是需要报备申请的,因此只要把签证申请的日期和报备情况对照一下就不难发现……

原来是你小子在搞事!

于是,在把阎忠诚送回盛京之后的第二天,就有一个让他略感意外的人找上了门。

当然,这次没直接找到火炬实验室。

而是照例在航空动力集团的总部见的面。

“常总您好,我是京城对外联络部门的负责人,曾劲松,您叫我老曾就好……”

对方一进门,就相当自来熟地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还用称呼无形当中拉近了二人之间的距离。

不愧是外联系统出来的。

“呃……曾主任,您这次来是……有何贵干?”

常浩南虽然也算是见多了大场面,但面对这种热情还是有点遭不住。

俩人才第一次见面而已,根本不熟。

更何况,工作的时候还是称职务为好。

“是这样,常总。”

看似热脸贴了冷屁股的曾劲松丝毫没表现出尴尬,跟着常浩南的节奏几乎无缝切换到了工作话题上:

“前几天接到上级通知,说贵单位要在3月末组织一個涉及大量外宾的数值算法与计算科学大会,所以我来是想询问一下,您是否需要我们外联部门协助进行组织和准备?”

听到这个回答,常浩南一时间脑子有点没转过来——

他之前确实想过请京城的相关部门出面,帮助协调一些会议组织层面的问题。

主要是大量参赛和与会者的食宿。

但后来通过科工委系统内兄弟单位的帮忙得到了妥善解决,所以就不了了之了。

结果自己没主动提,现在反倒是对方上赶着想要来帮忙了。

这就是区域重点企业的待遇么?

爱了爱了。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正常。

外联系统不是外交系统,本来就是个功能有些尴尬的单位。

基本就相当于坐冷板凳。

现在好容易赶上能发挥一次作用,当然得主动一些。

这一段思考说起来挺长,但在脑子里过一遍也就是一两秒钟的事情。

然而这一两秒钟的犹豫,在对面曾劲松看来,就好像常浩南对此有所顾虑一样。

因此,还没等后者有所回应,他就又赶紧补充了一句:

“常总您放心,我们只会派出基层管理和办事人员,所有和主办单位之间的对接工作都由我亲自负责和指挥,保证绝不干涉贵方的具体工作。”

看这态度,就差把“不说话,只干活”六个字写在脸上了。

让常浩南顿时有了一种地主家雇长工的罪恶感。

但罪恶感只持续了一瞬间。

外联部门再怎么清闲,和外国人打交道的经验也比火炬集团要丰富一些。

常浩南之前没主动去联系京城帮忙是觉得没必要且麻烦,但现在对方都主动了,而且还是打白工,那断没有拒绝的道理。

“既然曾主任话都说到这了,那我再拒绝的话,就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了……”

他这回答差点把对面曾劲松给整不会了——

我们主动出人出力,怎么感觉反倒是你们吃了挺大亏似的……

当然,这话也就是在心里吐槽一下。

让外联办来协助火炬集团筹备这次大会,是京城方面上级的决定。

今天这忙要是帮不上,那他回去恐怕还少不了挨一顿批评……

……

与此同时。

大洋彼岸,加利福尼亚州。

斯坦福大学的一间机房里。

三名参赛学生的答题流程已经进入了尾声。

实际上,他们早在大约20小时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对工程文件的测试,现在只是根据计算过程对计算说明进行查缺补漏而已。

“莱米,你觉得……我们还需要把这些结果给詹姆森教授看一遍么?”

赫米娅·莫雷诺揉着因为连续熬夜而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向旁边正在飞速敲击键盘的队长莱尔斯·康纳询问道。

“不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